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邹编修应博 南宋 · 方大琮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三八二、《铁庵集》卷二○
己丑冬调选,得一谒国子先生于直舍。
旋睹入赞枢庭,屡尾贺裾,及门而退。
明春还债福之永福,仅一年去,则闻繇尚书郎扶风郡,声名赫赫起。
癸巳冬甲午春又调选,则闻召自吴且至,偶贱迹见留,庶几聚于朝乎。
端平初,上虚心以听外庭之所为,声势翕合,群憸不敢窥,族戚近习不敢窥,而朝廷甚尊。
使公至而谋焉,牢持本根,力护元气,谨饬备守事,岂不可为?
设北伐有议,则公位稍高,犹足以争;
既不果来,而仆辈眇焉其间,徒坐叹不能争。
议者亦尝争,然不力,短丑尽露,一为黠虏所窥,而前之不敢窥者皆弹冠相庆。
于是朝廷始轻,人主无所仗以为安,遂疑秀才家之不足与有为,反前日之不若矣。
每念此一机,未尝不痛惜之。
尤惜议者始初知公之不尽,而不使之协力其时也。
公儒者,审前修辙样至多,视外物轩冕至轻,非苟屈以殉人者。
曩见公来治吾邑时,虽窭生孺子、村叟里妪、老校退卒,必与之为钧拜礼。
或者讶焉,解者曰,此佛地位中人,作平等心。
然非独佛,吾圣人见瞽者必敬,与下大夫言侃侃,与上大夫言必訚訚,非固抗其外以为高。
故善观人者必于大者观之。
今议论已明,二千石奚足起家?
上将引以自近,可以观其大者矣。
某之拙且讷尤甚于曩聚首时,盖天之赋予素啬,非因罪逐而然。
中间亦尝痛下一剂,然无补于救,不待逐亦去。
记登班初,见强甫参预自婺至,首言昨屡欲相荐拔,语之郎中,亦相称赞,且曰榜中甚望强甫,如德润亦可望,然齿豁。
暨强甫登宥府时,称之以为验。
今之望某者止此矣,其豁者可容指矣。
强甫骎骎爰立,益见前语之验。
顾某虽不晓风鉴,以郎中精神风度,独非甘泉向上人乎?
始言之,以为他日吾榜中之誇。
宁国府修学记 南宋 · 袁甫
 出处:全宋文卷七四三九、《蒙斋集》卷一三、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七五
古之学也粹,后之学也驳;
古之学也实,后之学也虚;
古之学也务本,后之学也趋末。
古其可复乎?
道与天地准,万世如一日也。
明古之道,修古之教,是亦古而已矣。
舜命后夔典乐,教胄子,《周官》大司乐掌成均之学政,学奚取于乐也?
正声日接于耳,邪僻不入于心,鼓舞动荡,善端兴起,虞、周之教深矣。
去古既远,雅音息而教化衰,然《六经》所载,圣贤所述,后世犹可考焉。
有能传先王之正统,而与学者共之,陶冶作成,一归于正,亲正人,见正行,习正论,磨砻既久,日充日明,秉彝之良,油然感发,孰得而禦之?
故曰:明古之道,修古之教,是亦古而已矣。
邹君之典教于宣城也,其有志于斯乎?
悯俗学之横流,惧斯道之湮郁,始至日,与诸生讲习,以求正人之心。
环视学宫,岁久滋圮,慨然叹曰:「吾以教为职,固陋如是,心诚恧焉」。
于是葺而新之。
惟殿及堂材素坚良,用工差省。
奎画所藏,生徒所居,颓敝已甚,故规制加详。
以至先贤有祠,次舍有所,帑庾有储。
朽者易之,敧者正之,陋者饰之,未备者广之。
厥费多出于学,又请于郡、于部使者,欣然咸佐其役。
经始于丙申之孟冬,告成于丁丑之仲秋
继自今,邦之俊秀游于斯,息于斯,弦诵于斯,洋洋济济,视昔有光。
凡邹君之所以笃意于学者,岂徒欲诸生事佔毕、玩华藻已哉?
盖将以求斯道焉。
道若大路,坦然甚明,根诸吾心,不劳外索。
以此正身,以此正家,以此正君,其致一也。
虽然,邪说易炽,正道难明,克念与否,圣狂分焉。
蚤夜以思之,战兢以持之,此心纯明,无有间断,实德在我,万变莫夺。
邹郡期望学者之心,其大本在是。
某嘉其有志于古,且欲学者相勉以成斯志也,于是乎书。
邹君名应博昭武人
吴县学记淳祐三年四月 宋 · 施清臣
 出处:全宋文卷七○一五、《吴都文粹续集》卷四、《姑苏志》卷四
天地以理而位,天理以学而明,若稽隆古,由内达外,畿服皆学,所以扶植三极而为降衷之宗主也。
周备之,我宋继之。
国于东南,三辅之邦,倚郭分学,惟吴有之。
吴学肇端于景祐初,自后两邑皆附郡泮,吴最壮县,台府鼎屹,赋舆租簿,急符终讼,文书程上者日有千绪,虽强敏者救过不赡,奚暇以教养为急?
宝庆丙戌永嘉赵侯整棼夷颣,材谞老练,细大毕张。
一日谋创黉舍,选宽卜胜,宾兴坊之近城有勋府遗业,贸之良田。
置𣙗相址,层峰峙西,津流亘东,贡闱都左,客馆规右,豁然形势之环合。
是时飞廉振林,交偃虞麓,杞梓,不索骈献。
自尚匠至崇成,役匪淹期,为广厦四十馀楹,外联四斋,中严一殿,从祀有象,讲习有堂,游息有亭,凡什器备焉,实绍定初元也。
其间以庠养士,以田制食,司宪林公介先拨公产五百馀石,绣衣吴公渊、守符邹公应博续添一百馀石,前美后裕,辅教思不穷之良图。
又阅十有六岁,嘉熙庚子宛陵魏侯属意学事,支倾风雨之飘摇,提纲岁月之湮坠,鸠田亩于镌刻,汰浮冗于窜名,有养必有教。
先是,隶之佐厅,吏借影私长属,不相谁何,遂更乡官舍选为之范模,里彦文行为之领袖,润色缜密,士皆德之。
昔尝谒记,辞不敢为,今谓砻石久矣,无文何以诏往?
汔不容已,辄为之言。
体具则凭藉牢,虑远则植立耐,乃经营是学者也;
志续则其用新,弊堤则其传寿,乃维持是学者也;
原民生而俾返民生之懿彝,寓有司而不负有司之法度,乃训迪是学者也。
赵侯剪莱筑宫,置犁供粒,百须均足,以为善教之地,经营固难而维持亦未易。
魏公值多艰之时,倥偬不给,由后绍前,所以扶植教法者心与吻契,罔敢怠遑。
邑之见两侯致力于学者,岂欲群居诸子始以餔啜而来,后以利禄而计,要造伊洛下学上达之妙,充朱、张切问近思之端,训朝迪夕,希圣齐贤
倘或外骛浮辞彫饰,过眼风花之不留;
好钻虚诡,旋踵霜管之非实,茍而已矣。
《孟子》有言「人伦明于上,小民亲于下」。
斯理也,岂不与天地并哉!
赵侯善瀚,壬戌进士,遗爱去思;
魏侯廷玉,辅政世家,载美相济;
池阳校官孔君煜璧海前郎,今主教席。
淳祐三年立夏节日,朝散大夫、新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司主管机宜文字施清臣撰。